2014年11月22日,由校宣传部、社科处和法政学院联合举办的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系列活动,“法学学术的中国化:立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学习和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由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学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政法论坛》编辑部联合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市法学会、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社科院和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基雄到会并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时也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法学研究的繁荣既是法学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动力。
会议围绕中国的法学研究如何立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促进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国法治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成熟的法学理论引领进行了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中国的法学研究要做到能够同西方对话,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必须在方法论上寻求出路,这种方法论的基础就是在鸭牛立场和研究法上做到法学学术的中国化。学者们对法学学术中国化的内涵,中国法制现代化有无特殊性、怎样判断其特殊性,法学研究如何找到和超越自我,如何评价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时也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法学研究的繁荣既是法学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动力。
会议围绕中国的法学研究如何立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促进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国法治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成熟的法学理论引领进行了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