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文科高研所博士后杨涛应邀通过网络为我院师生作学术讲座。讲座题为“中国工会的‘特色’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讲座由哲学与法政学院王礼鑫副教授主持,2019级社会学专业、政治学理论专业部分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多年以来,杨涛博士深入珠三角调研企业工会,多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内外核心期刊,不仅向学界等展示了我国工会的特色、功能以及改革实践,而且从学理上提出“嵌入性能动”等新观点。
讲座中,他首先回顾了中国工会研究的历史脉络。他将已有研究路径概括为冲突路径、统合路径、转型路径和治理路径,并指明其中的视角转换。接着,他提出中国工会研究的一种新路径,即能动路径,认为要跳出结构主义的固有思路,在关注制度和结构因素影响的同时,聚焦工会的具体行为,发现中国工会的能动性和有效运作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杨涛博士将之概括为中国工会的嵌入性能动。结合案例对中国工会的运作空间做出分析,他认为中国工会的合法性来源存在“双重来源”,即选举代表性和党与国家的政治性,并表示促进工会的合法性提升应以此为源进行“双重构建”。认为中国工会要发挥嵌入性功能,激发工会的能动性,在党的领导下深度嵌入国家政权体系建设中,利用政治空间和制度空间不断拓展行动空间,始终保持政治性的前提下,提升代表性和有效性。最后,他对工会改革的最新地方实践的改革逻辑等进行了概括。
在讨论环节,就集体行动的组织性、企业工会与单位工会组织链条的区别等问题,杨涛博士作了回应。
(撰稿人:2019级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朱登轩)